2025年5月3日,春光明媚,正值北京大学127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欧美同学基金会向北京大学科维理所捐赠仪式暨2025北大天文星空PARTY在燕园隆重举行。
下午2点,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欧美同学基金会以及北京大学科维理所及物理学院各方代表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齐聚一堂。随后,在陈建生院士、高原宁院士等嘉宾见证下,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李宇宁秘书长、欧美同学基金会李军理事长、北京大学科维理所及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吴学兵教授共同签署捐赠协议支持北京大学科维理所天文学项目的开展。落笔的那一刻,标志着欧美同学基金会对北京大学科维理所的友谊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为表诚挚谢意,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向欧美同学基金会致赠感谢状。

李宇宁秘书长、李军理事长和吴学兵教授共同签署捐赠协议
以此为契机,欧美同学基金会 “创新科技人才教育专项基金” 项目启动仪式在北大之友报告厅隆重举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代表学院对欧美同学基金会的善举致以感谢,希望该基金会“创新科技人才教育专项基金”项目在推动北大天文科研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欧美同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军致辞时指出,“创新科技人才教育专项基金”旨在聚焦我国天文与物理学领域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科普教育,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贡献。天文学系吴学兵教授介绍了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项目。作为亚洲口径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之一,EAST项目一旦建成,将大幅提升我国在天文学领域观测实力,在探索宇宙的科技前沿取得突破,希望社会各界予以支持。欧美同学基金会项目部武艺副主任介绍了“创新科技人才教育专项基金”,此次向北京大学科维理所捐资支持天文学项目,是该专项基金落地的第一个项目。未来五年将全力支持EAST望远镜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致辞

欧美同学基金会李军理事长致辞

天文学系吴学兵教授介绍EAST光学望远镜项目

欧美同学基金会项目部武艺副主任介绍创新科技人才教育专项基金

领导嘉宾共同启动欧美同学基金会“创新科技人才教育专项基金”项目
仪式结束后,参会嘉宾移步至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参加2025北大天文星空PARTY活动。活动由天文学系2007级校友刘博洋博士主持。天文学系系主任张华伟教授致欢迎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欧美同学基金会的慷慨捐赠致以诚挚谢意。

天文学系系主任张华伟教授致辞
随后,张华伟教授和吴学兵教授向欧美同学基金会、陈建生院士、李启斌基金会理事长李亦非女士、北大校友彭亮博士(由其父亲彭秋和教授代领)、舒琦博士等近年来为天文学项目作出慷慨捐赠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致谢状。李亦非女士作为捐赠者代表发言,她深情回忆父亲李启斌先生生前长期担任北京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前身)台长的经历,父亲的言传身教深深烙印在她心里。她捐资设立“李启斌奖助学金”希望能助力北大培养更多杰出的天文学人才,期待更多人关注天文学,助力北大EAST望远镜项目,共绘中国天文学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

向捐赠单位和捐赠人颁发致谢牌

李亦非女士代表捐赠者发言
在科普报告环节,国家天文台李楠研究员带来 “大数据天文学时代的数据挖掘” 的精彩报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全民科学和大数据技术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北大天文系王凯翔博士则以 “追逐宇宙微光” 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极限运动和星空拍摄中的独特经历和美丽瞬间,带领在场观众 “遨游”世界各地和浩瀚星空,感受到天文学的无穷魅力。

李楠研究员做科普报告

王凯翔博士做科普报告
活动最后,举行了天文创新人才培养圆桌论坛。深圳中学胡剑老师、郑州市第一中学李爽老师,以及企业界代表软通控股董事长刘天星博士、宇观未来CEO郑筱筱女士、亚洲卫星通信董事王科先生参加了讨论。胡剑老师分享了深圳中学培养中学生天文学兴趣的经验;李爽老师提出了在中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困难,表达了对大学、中学协同培养天文学人才的期待;三位企业界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在天文科普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期望产学研结合,共同推动天文事业发展。天文界前辈、南京大学彭秋和教授对三家公司的天文科普成就表达了感动与钦佩,指出天文科普活动能激发青少年对天文的热爱,是培养优秀天文人才的重要基础。

天文创新人才培养圆桌论坛
苏州振旺光电有限公司(ZWO)为支持北大天文星空PARTY,特别赞助5台Seestar S30智能天文望远镜。在活动现场,吴学兵教授将这些望远镜赠予了深圳中学、郑州一中以及报告人李楠研究员和王凯翔博士。他希望这些望远镜能成为大家探索宇宙的得力助手,帮助更多人领略更遥远、更美丽的星空。

2025北大天文星空Party合影
至此,欧美同学基金会向北京大学科维理所捐赠仪式暨2025年北大天文星空PARTY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