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简介
    院士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往事悠悠
    今日天文系
  • 人员
    本系教师
    兼职教授
    离退休教师
    离职教师
    博士后
    行政人员
    研究生
    本科生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学术交流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
    Introduction of EAST
  • 学生培养
    简介
    本科培养
    本科报考须知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报考须知
  • 天文暑期课堂
    简介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参营通知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16日线上举行
    2021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24日线上举行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 2020年中学生天文暑期讲座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2019年中学生暑期课堂(天文学)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地图(附KIAA研究所路线图)
    往届暑期课堂活动集锦
  • 招聘信息
  • 天文校友
    学子寻踪
    本科生校友
    研究生校友
  • 北大天文
    天文学系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北京天体物理中心
  • 相关天文网站
    国内天文网站
    国外天文网站
  • 简介
    院士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往事悠悠
    今日天文系
  • 人员
    本系教师
    兼职教授
    离退休教师
    离职教师
    博士后
    行政人员
    研究生
    本科生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学术交流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
    Introduction of EAST
  • 学生培养
    简介
    本科培养
    本科报考须知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报考须知
  • 天文暑期课堂
    简介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参营通知
    202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16日线上举行
    2021年全国中学生天文暑期课堂将于7月24日线上举行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 2020年中学生天文暑期讲座报名通知
    北京大学2019年中学生暑期课堂(天文学)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地图(附KIAA研究所路线图)
    往届暑期课堂活动集锦
  • 招聘信息
  • 天文校友
    学子寻踪
    本科生校友
    研究生校友
  • 北大天文
    天文学系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北京天体物理中心
  • 相关天文网站
    国内天文网站
    国外天文网站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闻中心

      2023年度北大天文博士后科学日

      发布时间:2023-03-24

      北京时间3月22日(周三),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和天文学系联合举办了年度博士后科学日。这一活动旨在给科维理所和天文系的博士后们提供一个交流研究兴趣、进展和规划的平台,促进不同领域博士后们之间的科学合作。

      这次活动总共有十四位博士后贡献了精彩的报告。这些报告覆盖了不同的研究范围,包括引力波,行星形成,恒星形成,以及河外天文学,并且同时包含了观测和理论的研究。这些报告也和正在进行的以及即将开始运行的大型天文设备密切相关,如FAST,CSST,JWST等。总共有超过30位学生、博士后和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并且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傅煜铭博士展示了他们利用机器学习方法从Gaia DR3中提取的最新的类星体候选体目录(包含了一百万个新的类星体候选体),这中间也利用到了LAMOST巡天提供的最新的河内恒星星表。他们也展示了这个目录比Gaia官方公布的类星体候选体拥有更高的纯度,同时,这些候选体还可以被后续的LAMOST和CSST的光谱观测进一步认证。

      傅煜铭博士



      Masafusa Onoue博士展示了他们利用JWST研究高红移低光度类星体的工作进展。吕兵博士展示了他们利用NuSTAR卫星数据进行的关于吸收变化(changing-obscuration)的变脸活动星系核的性质及其物理起源的最新研究。马超博士展示了他们最新发展的从密集星场中提取星系并且测量星系性质的管线。这一项技术也将利用在未来的CSST光学图像巡天中。王凯博士展示了他们利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质量-金属丰度关系的环境依赖的工作。陈偲源博士和王琳博士展示了他们正在进行的利用FAST特有的高灵敏度优势开展的脉冲星计时阵列和球状星团方面的工作。 岳楠楠博士和张驷驹博士展示了他们在巨分子云形成和在电离区正反馈作用驱使下的恒星形成方面的工作。Torben C. Frost博士、梁迪聪博士和麦展风博士展示了他们在黑洞附近时空方面的理论工作,同时也探讨了相关的观测效应。

      梁迪聪博士



      麦展风博士



      杨海峰博士


      最后,杨海峰博士和Yuhiko Aoyama博士分别展示了他们从观测和模拟角度研究原行星盘的最新成果。


      北大天文博士后(部分)合影

      ----友情链接----
      ---- KIAA ---- ---- 国家天文台 ---- ---- 学术报告 ---- ---- Lunch talk ---- ---- 本系邮箱 ---- ---- 本系FTP ----

      北京大学理科2号楼2901, 邮编: 100871,电话:62751134, E-mail:yaojie[at]pku.edu.cn